圣旨一下,整个长安城,再次为之沸腾。
太子殿下,竟要亲自挂帅,出征高句丽!
这消息,比之前的任何一次风波,都更具冲击力!
一时间,东宫门前,车水马龙。
无数想要博取功名、或者为子弟谋个好前程的勋贵世家,纷纷前来拜谒,想要在“东征先锋营”中,谋个一官半职。
而“大唐程,呈了上去。
“殿下,大军初建,士卒之心尚未归一。末将以为,当务之急,是立刻展开高强度的操练!末将已拟好一份操典,请殿下过目。待殿下恩准,便可即刻施行!”
这,本来就是侯君集的本职工作,也是一次试探。
试探李承乾,是否真的会像他说的那样,将军事,完全交给自己。
李承乾接过那份操典,随意地翻了翻。
上面写的,都是唐军中规中矩的训练方法,阵列、冲杀、格斗,并无不妥。
然而,李承乾却只是将操典,轻轻地,放在了一旁。
李承乾没有说“准”,也没有说“不准”。
这位太子只是看着侯君集,忽然笑了笑,问道:
“侯副帅,孤,想问你一个问题。”
“殿下请讲。”侯君集恭敬地回答。
“你觉得,我大唐的军队,与那高句丽的军队相比,孰强孰弱?”
侯君集一愣,随即傲然答道:“自然是我大唐天兵,远胜于蛮夷!我军将士,皆是百战精锐,装备精良,何惧高句丽鼠辈!”
“说得好。”李承乾点了点头,“那孤再问你,昔日,前隋炀帝,三征高句丽,动用兵力,百万之众,其军威之盛,远胜于我等今日这区区三万先锋。可为何,最终却落得个惨败亡国的下场?”
“这……”侯君集顿时语塞。
这个问题,太宏大了。
涉及到天时、地利、人和、国力、战略……非三言两语所能说清。
李承乾没有等侯君集回答,便自顾自地,站了起来。
走到大帐中央,目光扫过所有将领。